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历史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研究的理论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研究的理论

编者按:新技术的使用使注重空间性的叙事文本走上前台,帮助文化类叙事节目突破了以往单一线性叙事的逻辑。本文对叙事的空间转向进行阐释,分别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入手,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结合新技术,创新叙事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同时,将节目叙事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链接,以技术拓展想象空间,丰富文化内容;以情感认同增进叙事空间对现实的影响力,提高受众对现实空间参与的积极性。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3年第7期。

视频节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智能技术正在改变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给予传统文化传播以更多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节日》系列晚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其借助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突破以往线性的叙事模式,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精神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

01

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叙事研究的理论缘起

20世纪60年代末,结构主义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法国诞生《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研究的理论,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阐释叙事作品、叙述、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性的理论。它从语言学的方法入手,将研究的叙事文本视作静态的,强调其共时性、概括性、抽象性,①试图从叙事文本中抽象出可解决一切问题的叙事结构,但其忽视了叙事文本的客观语境,且局限于虚构的叙事作品。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后经典叙事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更加注重跨媒介研究以及文本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读者的文化语境。无论是结构主义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二者都注重时序而忽视了对空间维度的研究。“对当代任何叙事空间维度紧迫性的无视会简单化一个故事的性质。”②叙事发生在时间与空间之中,一个叙事文本既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历史文化综艺节目,又是在特定的空间中发生的,爱因斯坦曾提出与空间相关的观点:“在应用时,空间和时间总是同时出现,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除了由时间坐标T,还由空间坐标X、Y、Z来确定。”③因此,不能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分割,二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叙事研究的空间转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将原先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扩展为感知的()物质空间、构想的()精神空间和生活的(Lived)社会空间三个维度。物质空间,也被称为空间的实践( ),它既是实践行为的具体场所,也是实践的产物;精神空间,即空间的表征( of Space),包括逻辑抽象与形式抽象;社会空间即再现性空间( of ),并非是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合并,而是“物质和精神空间总体的解构和尝试性重构”。④

文化由人类社会生产产生、发展而形成,人类的一切社会生产在空间中展开。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以文学、艺术、历史、习俗等文化资源为核心进行挖掘,结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节目类型。⑤

其以视听形式将文化符号向受众进行具有艺术性、娱乐性的传播。在传统电视时代,由于具有沉浸体验的媒介技术缺位,综艺节目叙事一直在演播室、外景或二者交替出现的单一场景中开展,忽视了空间在叙事中的作用。英国地理学家戴维·哈维对列斐伏尔的理论进行深度解读,提出“通过内心创造出各种空间(如符号、‘空间话语’、乌托邦计划、想象的景色,甚至物质构造,如象征性空间,特别建造的环境、绘画、博物馆及类似的东西),它们为空间实践创造出新的可能,赋予了更多意义”。⑥

近年来,《舞千年》《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节日》系列晚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打破线性叙事思维,注重叙事文本的空间性,这体现在:节目依托物理空间“复活”受众的文化记忆,在仪式中凝聚文化认同;新技术赋能打造媒介虚拟象征性空间,组合受众意识空间中与文化相关的记忆和场景碎片,延伸受众的想象。同时,节目结合主流价值观对激活的文化记忆与想象进行具有积极意义的阐释。

●《国家宝藏》

02

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的三元空间

文化类综艺节目注重叙事空间的现实表达,以媒介技术为支撑,想象多重叙事场域,丰富叙事文本,以空间回溯时间,激活文化记忆,以场景强化仪式感,凝聚认同。

(一)物质空间:叙事的记忆激活

莫里斯·哈布瓦赫指出:“记忆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现实社会群体都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并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共享被加以记录和保存。”⑦人们通过叙事将某一时刻在特定地点发生的事情保留在记忆中,以此赋予事件以意义和秩序。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一直以书写这一稳定的线性叙事模式进行,而实际上,人类的记忆与具体的场所相联系。日本建筑理论家香山寿夫提出:“场所就是在不断迭加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那里发生的地方,是一个将人类集团统合在一起的地方。场所是共同体的依靠和支柱。”⑧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选择具有特定含义的场景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研究的理论

物质空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节点,通过现实空间这一节点可以“复活”受众的文化记忆。现实空间文化记忆的“引子”,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具有历史价值、文化符号意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实景拍摄,同时借助航拍、延时摄影等一系列拍摄手段,丰富节目叙事空间的现实表达。

以《舞千年》为例,《越女凌风》讲述执剑行走江湖的女侠客逍遥快意的人生,选取南方崇山、绿水、茂林、修竹等不同意象但相互联系的实景,表现女剑客以剑舞行其间,以多机位重复配合CG动画完成的“子弹时间”的手法捕捉女剑客执剑腾跃的瞬间,慢镜头环绕,在仿佛时间静止的瞬间,令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中华剑术之美。同时,空间画面也表现出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静谧的竹林象征着侠客品格的高洁,人烟稀少的自然环境映射出侠客“慎独”的处事态度。

再如2021年的《端午奇妙游》中,《龙舟祭》选取人们在河岸码头进行端午祈福的场景,用“子弹时间”的手法拍摄舞龙,捕捉飞扬的水滴,还原佳节祈福的盛况,同时,节目的线索人物一直穿梭在节日的古代城区情境中,空间中的灯笼、街头表演能够唤起受众对节日的记忆。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研究的理论

●《端午奇妙游》

文化类综艺节目借助新技术,以成文记载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对空间中的记忆进行还原与修饰,将文字记忆转化为空间记忆。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中秋奇妙游》中,《少林·功夫》结合XR技术,复活少林寺壁画,再现禅宗祖庭的精湛武艺;《唐宫夜宴》运用AR,融合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打造“博物馆奇妙夜”的观感,以虚实结合的视觉效果,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除此之外,《七夕奇妙游》中的《龙门金刚》舞台虚实结合,通过航拍采集实景,后期通过三维建模、XR等技术复原龙门石窟,结合虚拟植入技术、MR、4K超高清等新科技,将石窟景观动态化,增强了佛像的威严感,营造出庄严的空间氛围。

●《中秋奇妙游》

以现实空间为基础,辅以智能媒体技术打造空间景观,能够突破以往线性叙事的抽象逻辑,以空间叙事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凝聚共识。

(二)精神空间:叙事的想象重构

精神空间具有构想性,“在叙事行为即将开始之际出现在叙述者意识中的事件”⑨被称为意识事件,意识事件作为叙事对象诉诸观众的记忆与经验。综艺节目将不同时空场域的人和事进行整合、重构,增加节目叙事文本的空间表述,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有学者提出“主题—并置叙事模式”,指“一个叙事文本中利用数个并列发生的无特定关系的小故事表达同一个主题”。⑩在这一模式下,演播室作为“剧场”被分割成代表不同时间的“场景”。

文化类综艺节目同样采用搭建剧场的形式叠合不同时空的故事。节目通过设置线索人物,串联起不同的时空叙事。在《国家宝藏》中,每场以一家博物馆为主线,由一号讲解员串联起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撒贝宁作为“当代读书人”穿梭于古代和现代、戏剧空间和阅读空间,引导受众的想象。此外,智能媒介技术的运用使不同时空交互的想象成为可能,借由历史空间中故事的演绎和现代空间中专业的解读,将同一主题下抽象的文化符号进行艺术性转译,这一叙事空间使受众对历史拥有了具象的回溯和情感的投射。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节目设置360度全景舞台,区分为叙事空间(一号主舞台、二号舞台、三号双层舞台、四号甬道舞台)和现实空间(典籍解读室和观众席)。每一个舞台设置了真实的场景道具来营造影视化的表演空间,以灯光转换舞台来实现多舞台交叉表演,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使受众跟随叙事空间中人物故事的起伏产生视角和情感的变化,随演绎空间的转换进行沉浸式的体验。

同时,运用环幕投屏历史文化综艺节目,结合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以虚拟技术复现现实空间,还原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重现彼时氛围,展现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缘起和流转传承,给受众带来平行蒙太奇的视觉体验。

在《史记》专题中,一号台作为主舞台,展现《史记》中宏大的篇章,如黄帝收复炎帝部族、司马迁青年时期游历全国采集史料;二号台被打造为司马迁的书房;三号台上层设置为汉武帝的空间,下层设置为书房和驿站,三个空间的叙事文本将书中精华内容可视化,讲述典籍的起源和古今流转。三个叙事空间由四号甬道相连,实现了不同时空叙事的跳转呈现。最后,司马迁在甬道中与古今读书人跨时空相见,为受众营造了立体的、生动的想象空间。

●《典籍里的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宝藏》《舞千年》《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设置了“解读空间”,优化了叙事空间的现实表达。西蒙·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一书中提出:行为或故事发生在“故事空间”,故事叙述者所在的是“话语空间”。⑪三档节目中,以舞台剧的形式还原的历史处于故事空间中;在话语空间中,名家对历史内容的解读成为叙事文本的“注释”,其结合时代语境进行知识拓展和意义阐释,使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交相辉映,实现了对传统文化创新性的表达。

(三)社会空间:叙事的文化认同

《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研究的理论

洛杉矶学派的领军人物爱德华·苏贾认为:“社会空间是对应于列斐伏尔倡导的包容着“真理空间”的、亲身体验和经历的、实际的、包含现代日常生活状态的积极因素的空间。⑫空间生产“任何情况下都是场域、时间与精神的互相作用的过程,这就是韵律”。⑬在社会空间中,文化类综艺节目对凝聚社会共识、增强民族认同起到重要作用。

在视频时代,受众注意力较为分散,依托新技术手段注重布景、音乐、感官交互、具有沉浸感的场景化传播有助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倾向于用舞台剧的文本形式叙事,每一场剧目都是一个叙事空间,或从古至今,以递进的时间脉络梳理空间,或凭借想象,融合古今时空,以配乐形成空间的递进。

例如《国家宝藏》设置了“前世故事”和“今生故事”两个叙事空间,《舞千年》一期节目中有3场不同的舞剧。这些叙事空间的设计构建起仪式化的传播空间。在此空间中,《国家宝藏》在每件文物故事的最后,加入了国宝守护人宣读“守护誓言”的情节;《典籍里的中国》设计了集体朗诵典籍内容的环节;《中国节日》系列以传统节日选定播出时间,力求成为人们度过节日的仪式性行为。集体记忆理论的开创者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也明确指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⑭通过节目营造的仪式氛围,可以激发受众的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强化集体记忆,可以引起集体的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认同。

●《国家宝藏》

在节目的叙事空间中,空间表征法的使用对社会空间的发展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空间表征法是指通过在叙事作品中书写一个特定的空间并使之成为人物性格的形象的、具体的表征, 突出主角身体的符号意义,展示其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⑮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对故事中主角所处环境的刻画,使这一特定空间成为人物性格形象的、具体的表征,赋予主角身体以符号意义,展示其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通过展示书籍的缘起,重现作者不同年龄段的生活空间,将作者一生中经历的低谷与得意之时进行展现。例如宋应星屡试不第,但凭借底层官员考察市井生活的仕途经历,使之了解了生产领域的工艺流程,最终写成《天工开物》;司马迁在中年经历受刑屈辱,在生死抉择后仍坚持完成了《史记》。节目通过对不同时期典籍作者应对困难的叙述,凸显其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等优秀品格,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情感、精神符号,对受众进行情绪感化,面向社会空间传递正向价值观。

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由想象打造的剧场所蕴含的故事空间与当下的社会空间相连,以技术手段创新了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提升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社会价值。

03

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空间的虚实链接

(一)拓展想象空间,丰富文化内容

过去,历史文化记忆更多以口耳相传和文字的形式被记录,没有直观的画面支撑。现代影像技术整合了文化内容和日常生活内容《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空间研究的理论,所构建的场景与现实深度融合,实现了霍布斯所提出的“复合想象”。注重空间性的叙事文本突破了以往时序主导的线性叙事逻辑,通过不同时空的叠合,突出共时性的意义;在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借助虚拟演播技术、AR等技术手段将想象具象化。虚拟演播技术是合并三维场景与现场拍摄的图像,以获得两者处于同一场景的合成画面。

例如《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让中国神话以影像方式呈现:在2021年的《中秋奇妙游》中,节目《广寒宫》采用抠像再合成技术呈现嫦娥、玉兔在广寒宫中生活的景象;在2022年的《七夕奇妙游》中,开场节目《星河》借助XR技术营造出奇幻浪漫的宇宙空间。为了实现这一效果,节目组将水池搬到了演播室的LED屏上,通过水面倒影,映衬出大屏的虚拟星空场景,呈现星河幻境,结合XR技术的空间拓展优势,满足人们对星空的想象,把中国神话中的银河视觉化。即使隔着屏幕,技术营造的拟真空间也能使受众充分感受到沉浸感。同时,节目设置了解读空间,以学者圆桌讨论或与观众对话的形式,补充阐释节目涉及的文化知识,构建起平等对话空间,突出互动性。

●《七夕奇妙游》

以技术为支撑,文化类综艺节目融汇舞蹈、器乐、虚拟交互、戏剧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文化产品内容形式,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二)延伸现实空间,调动受众参与

“社会关系弥漫于空间之中,与空间是相互生产的关系。”⑯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叙事不仅在虚实、古今之间搭建桥梁,更在节目与受众之间建立起联系,使线上叙事空间向线下延展。线上叙事空间的同在性、感染力带动观众进入博物馆、剧院等线下文化机构,如《国家宝藏》播出后,各地博物馆及文博产业备受民众青睐历史文化综艺节目,调动起民众了解历史文化的热情。《舞千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运用了多个舞剧选段,让《只此青绿》《孔子》等舞剧艺术进入大众视野,提升了大众的艺术审美水平。

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的空间化使内容生产与现实空间相对应,既发挥了线上空间的叙事功能,又强化了线下空间的象征意义。

结语

本文从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入手,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叙事空间连接古与今、想象与现实,扩展受众了解文化的角度与形式,进而达到情绪在叙事空间中的投射,以仪式感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的创新作为。智能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有关研究者提出的“空间叙事”中两大要素——记忆与想象的还原,以影像结合时代精神,展现对旧时场景深刻的洞见,给予文化类综艺节目形态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可能。

作者宋凯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研究员,海雨涵系中国传媒大学2022级互联网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本文受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影视剧本剧情叙事建构研究——以中韩影视剧剧本创作为例”〈项目编号:-6〉及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金资助

标签: 叙事 空间 节目 综艺 受众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