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哲学思想

国学由哪门课程承载,保留了哪些精髓?

国学由哪门课程承载,保留了哪些精髓?

这本书写于1947年,是冯友兰先生写给西方人,用于扫盲的。75年前的书,却扫了我的盲。掰着手指头回想中国哲学思想发展脉络,缝上开裆裤不久就接受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耳提面命二十余年。直至今日才懂得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些皮毛,着实汗颜。可能是因我懒惰于自学,或者是不是国学的传承出了点瑕疵。不禁脑海中浮现诸多问题:国学由哪门课程承载,如何承载,保留了哪些精髓?

之前闲暇时,我曾简单读过西方哲学的书籍,也了解了些皮毛。比如,边沁的功利主义、康德形而上的道德观,这二人是欧洲18、19世纪欧洲的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思想发展脉络,他们的哲学据说奠定了现代西方社会制度的思想基础。作为法律人,如果接触过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里面为生命定价的构思,肇始于边沁。对于道德,康德认为评判一个行为是否道德,要出于义务,不是出于功利,要看初衷,不论结果。除此之外,还有自由至上主义,主张人对自身的完全所有权,包括自杀的权利。

一时间,西方思想令我叹为观止。

冯友兰先生帮我重新树立了对中国哲学的信心。比如,相对于古老中国,边沁、康德的思想并不新鲜。墨子的“兼爱”思想的核心便是天下人的总体福利,为此甚至主张一个极权体制。孔子也早在2000多年前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仁义思想,并且终身践行,明知不可而为之。这些思想是瑰宝,理应扎根于当代中国人心中。试想,冯友兰先生于国家积贫积弱、饱受欺凌之时,对中国哲学,仍有这个民族自信。原因便在于他熟悉中国哲学。

任何一种思想自有其渊源。冯友兰先生为读者梳理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从百家争鸣开始,直至建国之前,横跨2600余年。比如儒家,孔子继承西周礼乐之道,进一步发展,打破了君子与小人基于血统出身的分野,自此之后,小人有德也可以成为君子;孟子进一步提出人的善之四端,认为人人可以成圣;荀子则从人性恶的角度出发,强调社会伦理规范对人的教化作用,他的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则是法家人物,分别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帮助嬴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彪炳史册;刘邦是中国第一位布衣天子,其后人需要统治合法化,这个任务只有儒家可以完成,董仲舒为儒学嫁接了阴阳家的天人感应学说,为儒学官员跻身权力核心奠定了基础,中国政治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逐步确立;之后数个世纪的乱世是佛家和道家思想的舞台,但儒生们也在默默吸收着两家的营养;直至北宋,受周敦颐、张载影响的程颐、程颢二兄弟开启了儒家理学与心学之端,前者由朱熹发展成熟,元朝官方将朱熹注释的四书确立为开科取士的官方教材,自此程朱理学统治中国600余年;心学经陆九渊发展,由王守仁完成,在明朝开启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理解了儒家的脉络,不禁会想,如果秦皇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稍微缓和的手段统一思想,或者秦皇之后,不是布衣刘邦,而是世家之后的项羽,历史的车轮会朝哪个方向前进?法家锐意进取,不拘于前人传统,而项羽不需要儒家合法化的粉饰,中国的历史会不会因此摆脱周而复始的循环?墨子、法家的思想会不会进一步发展?纵观《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百家的思想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为何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时期会诞生如此丰富的思想?

国学由哪门课程承载,保留了哪些精髓?

可惜,时事出于偶然,但历史没有如果。

上面提到董仲舒,想到一个有意思的争论。传统观点认为董仲舒受到了汉武帝的重视,汉武帝因此“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说法最早出于《资治通鉴》。后有学者通过研究史料发现,在武帝之时,儒生只占了官员中的极少数,且多不是要职,尚算不上核心。因此,现在有学者认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武帝时只是埋下了独尊儒术的种子而已。你看,史实未必是书本上记述的样子。

国学由哪门课程承载,保留了哪些精髓?

还记得,读过一本《生命简史》国学由哪门课程承载,保留了哪些精髓?,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化石,还原地球生命的历史,寒武纪的三叶虫,三叠纪的恐龙出自他们的研究发现。

无论历史学家,还是古生物学家,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刑事案件的从业者(法官、检察官、律师)有些相似。历史学家通过史料还原人类社会发生过的事实,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还原生命存在过的事实,刑事案件从业者则通过证据还原犯罪的事实。他们均面临着相同的困境:人类对过往事实的认识,就像数学中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不能到达,即实然是应然的极限值。

真相只有一个,但无法完全还原。

因此国学由哪门课程承载,保留了哪些精髓?,还原事实需要人们独立的价值分析,做出应然的判断,尽可能地接近实然。如何做出一个大概率接近事实的判断?首先要直接接触真实的证据,然后凭借经验、逻辑作判断。至于司法,一份公正的判决除了经验、逻辑,还需要良心。

言归正传,我们的哲学并不差。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国稳定地延续至今日,也只有中国的版图总体上是在稳定地逐步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排斥西方的哲学。佛学也曾是外来思想,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哲学思想发展脉络,演变为了禅学,成为了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如冯友兰先生所言,这是佛学在中国,到中国的佛学的演变。冯友兰先生曾设想,西方哲学也是如此,会逐渐演化为中国的西方哲学。

坦白讲,作为刚刚接触哲学的业余爱好者,不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了解。

标签: 国学 文化 冯友兰 读书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