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哲学思想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从圣人孔子的故里,沿着从曲阜到邹县的“孔孟新道”,行程大概半小时左右,就能抵达邹县的孟子庙。

1.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天理

孟庙大门是一座木架结构的门坊,四柱三门,雕梁画栋,色彩绚丽,重檐斗拱,凌空欲飞,高大威严。

孟庙大门

站在孟庙的大门前,看着作为孟庙大门的“棂星门”,你是不是联想起了孔庙的“棂星门”呢?

我们在孔庙时已经知道,棂星门是天上的文曲星,这就意味着孟子跟孔子一样,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以此作为第一道大门,跟孔庙一样,也含有尊孟如同尊天一样。这种待遇,除孔孟之外,很少再有人能够配得上了。

我们在孔庙的棂星门前讨论的是孔子的天命观,我们在这里也来讨论孟子的天命观。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更看重人道。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这种天道观,并且更加具体和精细。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只要发展人的本心就能知晓人的本性,又因为人的本性是“此天之所与我者”,是天赋予我的,因此,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天性,也就是天命与天道。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以《易经》为代表的上古哲学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到了孔子、孟子时代,由于更关注人事,于是有反过来的趋势,就是“推人事以明天道”。

我们在讨论孔子时,我们说,孔子的天更多的是指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而孟子则更为理想,他认为,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是一种道德的规律,宇宙从根本来说,是一个道德的宇宙,即孟子的天为道德之天、义理之天,天的运行规律即为“天理”。

“天理”这个概念很重要,在我们的这次游学中会多次遇到。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在这里,孟子把人类的道德价值投向天命(或者叫天道),使天具有道德的意义,其实这是在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寻找一种超越的先天的根据,赋予人类的道德行为以永恒而普遍的意义。

孟子认为天是道德之天、义理之天,而“万物皆备于我矣”,也就是说,作为人类的我是具有万物的天性的,因此,只要我充分发展我自己的“人”的本性,就可以认识和洞察我自己的“人”的本性,从而认识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即天理。

2.孟子的人性观——人之初,性本善

那孟子认为的人的本性又是什么呢?

《三字经》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的人性主张。孟子主张人性善,并不是认为人人生下来就是一位孔圣人。他承认人本身无所谓善与恶,但如果人不加以节制,它就将导致恶。孟子认为,这是人与野兽共同的地方,它们反映了人里面有野兽的本能方面。但孟子强调,这些不是“人性”,他所说的“人性善”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

在讨论孔子的“仁”时,我们知道,孔子是从人最基本的母子情感出发,认为“孝”是人性的根本,然后把这种亲情延伸到他人身上就是“仁”。孟子在孔子的“仁”的基础上,再推进一步,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为“仁”,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四种因子,即孟子所说的“四端”。

那什么是“四端”呢?孟子曾有个很有名的比方: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他说,如果有人看见一个小孩将掉入井里,不论是谁,都会自然大声呼救,伸手救援。人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想和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也不是想在乡邻里博得见义勇为的虚名,而是人们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就是人性中对他人不幸的同情与爱怜,而这就是恻隐之心。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这种恻隐之心是人类见到其他生命遭受苦难而油然而生的体恤怜悯之心,是人人都具有的道德的根基。除恻隐之心外,孟子认为,人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几种属于人的道德因子。孟子称之为“四端”。”

孟子所提出的人的本性中的“四端”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孟子把这“四端”当作人与动物的区别。他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如果没有这“四端”是不能称之为“人”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中都有这“四端”,如果加以充分地发展,它们便会成为孔子所强调的“四德”。

那什么又是“四德”呢?

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也就是说,“恻隐之心”能发展为“仁”,“羞恶之心”能发展为“义”,“辞让之心”能发展为“礼”,“是非之心”能发展为“智”,即从“四端”到仁、义、礼、智“四德”。“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些“四德”,如果不受外力的阻碍,就会在人内心自然地生长,如同树由树种成长为大树,如同花由花苞开放为鲜花一样。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孟子认为,德之四端是人区别于野兽之所在,人只有把“四端”发展为“四德”,才能真正成为人。孟子“性善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他一心要树立“人”在宇宙间的独特尊严,所以特别强调与禽兽划清界限。也就是说,那些恶的成分被孟子贬到了人的“动物性”的冷宫之中,无缘进入“人性”的殿堂。孟子应该会赞成这样的一句话:人未必纯善,是可善可恶的;然而人性必然纯善。可以说,“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最大发明和哲学贡献,也是他所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好,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首先孟子的“天命观”与“人性观”是紧密相关的,孟子以人性反观天命,得出了天是道德之天、义理之天,这是春秋战国以来,哲学方法论的一大变化。其次,如果说,孔子的“仁”的思想是为周公的“礼乐制度”寻找理论依据的话,那么,孟子就是精辟地从人性深处寻找“仁”的内在根据。

3.继往圣

穿过高大威严的棂星门,我们进入孟庙,往左边看。在几棵遒劲的柏树的掩映中,有一座斗拱承托的木枋。木枋上书“继往圣”三个金色大字。

继往圣 坊

“继往圣”是什么意思呢?“继”就是继承。“往圣”是指以往以前的圣人。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往圣”不单单指孔子,而是被儒家称为圣人的都算,包括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直到孔子。“继往圣”就是指孟子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及孔子的思想,以平治天下、拨乱反正为己任。

孟子后来成了“亚圣”,也成了“往圣”,于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以及孟子,形成了一个历史“道统”,到了唐朝韩愈的时候,还要大大地被提及!

总之,孟子学说的宗旨就是继承圣统、求善去恶。

4.开来学——从“仁”到“仁政”

我们再来看另一处木枋。在棂星门的东边,几棵柏树中有一座与“继往圣”一样的木枋,只是上书的是“开来学”三个金色大字。

开来学 坊

对比“继往圣”的含义,“开来学”就是指孟子发扬光大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特别是孔子的思想。

“继往圣”与“开来学”构成了孟子的两个方面,即“继孔子以往,开儒学之来”。孟子把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发展为“人之初,性本善”,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以及他反复阐述的“王道”与“霸道”的区别,都使儒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奠定了儒学未来发展的学术基础。

在这里,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孟子是如何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的。

大家都知道,孔子提出了“仁”的理想境界,但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孟子不但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而且将“仁”具体化,建立了一套关于人性和社会管理的思想体系,即“仁政”的思想体系。

我们在孔庙时介绍过,孔子的“仁”是从母子亲情发展而来的,只要人们把这种亲情之爱扩展开来,以“忠恕之道”待人,克己复礼,就能达到“仁”的境地。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思想,他说“爱有差等,施由亲始”,然后由亲情的“老吾老”“幼吾幼”扩展为“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而如果这个人是君王,就能由“亲亲”而“仁民”,对待臣民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并实行各种“仁民”的政策,就是“仁政”。这样,孟子就把孔子个人层面的“仁”提高到国家层面的“仁政”了。

高中有一篇课文叫《齐桓晋文之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课文的开头是说,齐宣王看到一头准备作供品的牛被牵着走向屠宰场,牛吓得浑身发抖,于是齐宣王心中不忍,便让手下人把牛换成羊。孟子就引导齐宣王,如果君王对牛有恻隐之心,就应当把这种不忍之心推广到人民身上。所谓实行“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齐王问政图

孟子的“仁政”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他认为,“仁政”首先要建立在一个健全的经济基础之上,主张在农民中间实行土地的平均分配,采取“井田制”的方式。然后,孟子进一步描绘了他的“仁政”下理想的农村。

在高中,大家除了学过《齐桓晋文之事》外,在高中大家应该学过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在这两篇文章中,孟子都详细阐述了“仁政”的具体措施:

“五亩之宅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认为,如果能够这样,就能使人民得到生存的保障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达到所谓的: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当然,经济只是更高文化的起步,“王道之始”之后,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也就是说,孟子认为,搞好经济之后,还要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这样,就能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形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达到“人之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效果。

5.仁者无敌

孟子把实施这种“仁政”称之为“王道”,与之相对的就是“霸道”。王道是实行“仁政”的“圣王之道”,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统治。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霸道则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孟子的“圣王之道”是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为依据的,他说: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这也就是“仁者无敌”的意思。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当然,孟子的“圣王之道”的前提是国君必须是“圣王”,是“仁者”,如果国君不是“圣王”和“仁者”,而是暴君,或者国君的言行举止不配做一个国君,按孔子“正名”的主张,他在道德上就已不再是国君,而变成了一个“独夫”,就像夏桀、商纣一样,人民就有一种道德的权利,进行革命。这时候,如果把国君杀掉,只是杀了一个不义之人,不算“弑君”。

这种思想会使大家想起孟子的哪一句名言呢?我猜想大家一定会马上想到一句名言,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就是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的影响,中国历代的改朝换代,都有这种“革命权利”的影响。

总之,孟子把孔子的“仁学”发展到“仁政”,孔子的仁学限于个人品德修养的范围,只讲到“内圣”,孟子则把它推广到政治和治理国家的范围,推广到“外王”的范围。孟子真正称得上“继孔子以往,开儒学之来”。

这三座门坊就让我们了解了孟子的那么多思想,让我们继续参观吧!

7.“亚圣庙”石坊:孟子地位的上升

回到中间主道,大家跟着我往北前行。正北可见一座精雕细刻的石坊,四柱三门,柱为八棱,顶端装饰古瓶、朵云,类似华表。坊额正中刻楷书“亚圣庙”三字。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亚圣庙 坊

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太高,只在东汉时,一个叫赵岐的人在《孟子题辞》中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还有就是大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称赞孟子为“亚圣之才”。他的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韩愈。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这之后,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北宋时,《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中。第二个人物是朱熹。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到了元朝时,孟子被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这座“亚圣坊”是明代所建,原是孟庙的大门。

8.孟母三迁:环境对教育的作用

穿过亚圣庙石坊,就进入孟庙的第二进院落。院内古柏苍苍,隐天蔽日,虽历经沧桑,依然枝干挺拔。

院子的右边有四块石碑。我们先来看这两块石碑。一块是“子思作中庸处”,一块是“述圣遗像”。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的《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但不过他倒不是由他爷爷亲自教育的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他爷爷的思想是由他爷爷的弟子曾子传给他的。也就是说,子思是曾子的弟子。子思根据他爷爷孔子的思想写了一篇《中庸》,后来被列为“四书”之一,与他爷爷的《论语》排在一起,后来被封为“述圣公”,后人称之为“述圣”。

子思子作中庸处 碑

子思的思想由他的门人又传给了孟子。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吧,孟母的第三迁就是迁到了县城南门外的“子思书院”旁,于是孟子就成了子思的学生的学生。孟子的思想深受子思学说的影响,所以后世又称为“思孟学派”。算起来,孟子是孔子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也就是徒孙的徒孙。”

我们再来看着两块石碑。一块是“孟母三迁祠”碑,一块是“孟母断机处”,看到这里,你心头必然想起《三字经》中的几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断织教子,培养出了一个“亚圣”,后人称誉孟母是“三迁之教,炳彪天壤,子之圣即母之圣。”孟母从此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母亲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被称为“华夏第一贤母”。在孟庙里面,有一块碑叫做“母教一人”,我想大家能理解这块石碑的意涵。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孟母三迁及孟母断机处 碑

为什么孟母要三迁呢?孟母是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不惜三次搬家,说明教育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其实,我们这些天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的长途跋涉,寻找探索,思考讨论,都增强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我们的影响都很大。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教育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孟母的三迁,才成就了孟子“亚圣”的地位。

凝视着“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几个字,想象孟母教子的场面,作为家长的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心中感慨万千。

9.泰山气象门:文章气势如山

回到院子中间的砖铺甬道。沿着这条甬道往前走,就能看到一座歇山式斗拱承托三启门洞的高大门楼。门额上悬一竖匾,上书“泰山气象门”五个大字。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泰山气象门

“泰山气象门”,这个名字好有气势!不过,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

“泰山气象”四字是取自北宋程颐对孟子的评价:

“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

这段话是说孔子是天地,颜渊则是风轻云淡,而孟子有泰山的气象。此门之名即由此而来。

孟子的思想厚重有泰山气象,同时,孟子的文章风格也有泰山气象。大家还记得中学时学过哪些孟子的文章吗?读后又有什么感受吗?我可是中学语文老师哦!

你在初高中至少学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等文章。

你们读后有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能感受到孟子文章的气势,如江河奔涌,汩汩滔滔,一发而不可挡;又如泰山之厚重,涵义丰赡,形态奇崛,气象万千呢?

10.知言门:我知言

穿过“泰山气象门”,就进入了孟庙的第三进院落。

这个院落的东西各建有一门,是平常出入孟庙的通道。东西门原名为“钟灵门”和“毓秀门”。那是取“钟灵毓秀”之意。但到了清朝乾隆四年重修孟庙时,这两座门分别改称为“知言门”和“养气门”。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要改名呢?钟灵毓秀不是挺好的吗?

其实,这两座门的名称来源于《孟子》的一句话: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们先来探讨何为“知言”。

《孟子》中有这样的一段问答:

“公孙丑曰:“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翻译过来,就是:有一个叫公孙丑的问:什么是“知言”呢?孟子回答: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辞穷的地方。知道这些言论各自的缺陷就是“知言”,其实说的就是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比如,周老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总是会强调:“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知言”。

“知言”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的问题,更是一个思想是否深刻的问题。只有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察知那些片面的、过分的、歪曲的、闪烁的言辞的蒙蔽、沉溺、叛离、词屈理穷的实质所在。尤其要注意的是,孟子的“知言养气”是密切相关,“知言”是植根于“养气”的,而“养气”是孟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

11.养气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那什么是养气呢?养的又是什么气呢?我们到“养气门”去探讨这个问题。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养气门

当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接着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翻译过来就是:公孙丑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的,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的。”

现在大家知道“浩然之气”这个词的含意了吧!“浩然之气”简单来说,就是指人间的正气。说到“正气”,大家自然就会想起文天祥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文天祥正气歌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浩然之气”呢?大家能用学过的孟子的课文来回答吗?比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到这里,大家就会从心底流出那段名言吧: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经过这种忧患的磨练,养成浩然之气,能够成为什么样的理想人物呢?按孟子的说法就是“大丈夫”。所谓“大丈夫”就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我们初中学过吴晗的课文《谈骨气》,就是用这三句话展开论述的。也就是说,大丈夫首先是那种有骨气的人。当然,不仅仅是有骨气的人,孟子的“大丈夫”还能做到“虽千万人吾往矣”。

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这种“大丈夫”立足于仁义礼智,他们有高尚的气节,他们绝不向权势低头,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当自信正义在自己手中时,哪怕面对千军万马,也毫不退缩,甚至都不会眨一眨眼。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闻一多最后的讲演

这种行为用一句简单的成语来形容,就是敢于“舍生取义”!

在我们学过的孟子文章《鱼我所欲也》里是这样描述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的“杀身成仁”相对,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如果说孔子强调“仁”的话,孟子则非常强调“义”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孟子的“义”是从“仁”发展而来的,并且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孟子多次把“仁”与“义”比作“宅”与“路”,“仁”是核心,是灵魂,“义”是途径,这不仅道出了“仁”与“义”各自的深刻特质,而且道出了它们之间那种相辅相成、相依互补的有机联系。

因此,“孔孟之道”其实就是“仁义之道”。可以说,仁义,作为一个无比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孟子首先使用的。仁义,从此成为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或者说是其最高范畴。此后,“仁义”的概念与“道德”的概念等量齐观,“仁义道德”从此成了固定用法的习惯用语,表明人们把“仁义”与“道德”视为一物了。

13.承圣门

回到中间主道,继续往前,前面是三门并列,中为“承圣门”,东为“启贤门”,西为“致敬门”,孟庙由此分为东西中三路。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承圣门

这里的“承圣”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联系前面说过的“继往圣”的牌坊,就知道这里说的是孟子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孔”这些圣人的思想。

14.天震井:洙泗渊源一脉长

走过“承圣门”,来到孟庙的第四进院落,也即孟庙的中心院落。

这个院落也是古柏参天。沿着中间甬道往前走,我们看到在路中间有栏杆围着的一口古井。

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一口井呢?其实这原本不是一口井。清朝乾隆十一年,这里发生了大地震,地震过后,殿前陷了一个大坑,人们清理时才发现,这原本有一口古井。于是就稍加整理,形成了一口真正的井。为了增加一点神秘色彩,人们就说是“天震赐井”。”这口井就叫“天震井”。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天震井

我猜想,人们之所以强化这口井,是不是因为孟子为了阐述“不忍人之心”的那个著名的比方呢?“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如果有人看见一个小孩将掉入井里,不论是谁,都会自然大声呼救,伸手救援。这是人的本能中的恻隐之心导致的。

清代诗人葛临绪有《题天震井》的诗是这样说的:

古井澜翻近庙堂,天惊石破水泉香。汲来修绠原无底,洙泗渊源一脉长。

在这首诗里,流经曲阜的河流叫洙水,可代表孔子的思想;泗水应该是指流经邹城的河流,代表孟子的思想。这样“汲来修绠原无底,洙泗渊源一脉长”,意思是说,这口井没有底,井里的水直通泗水,而泗水与洙水又是一脉相通的,就像孟子的井落孩童的比方所引出的“不忍人之心”是与孔子的“仁”一脉相承的。

15.亚圣殿:守先待后

现在我们来看坐落在院中高台上的亚圣殿。从下望去,亚圣殿重檐九脊,绿琉璃瓦盖顶,朱漆彩绘柱梁,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亚圣殿

怀着崇敬的心情拾阶而上,走近亚圣殿。只见大殿四周,排列着擎檐的巨型八棱水磨石柱,柱下托以覆莲状础座。这些石柱都雕刻有遨游的双翅翼龙、宝相牡丹、西蕃莲等象征吉祥幸福的美丽图案,技艺精湛,虽说比不上孔庙里的那些蟠龙石柱,但也是精美绝伦的古代艺术品。因此,这些石柱也堪称第二了,可以配得上“亚圣”的称号。

大殿正中门楣上有一幅雕龙巨匾,上书四个金字:“道阐尼山”。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道阐尼山 匾额

“道”应是道理思想,“阐”是阐发之意,这“尼山”则是指孔子。因为孔子,名丘,字仲尼。而孔子的名与字是根据他出生的地方来取的,相传孔子就出生在尼山上。因此,“道阐尼山”还是赞颂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我们刚才看过的“继往圣”木枋、承圣门,还有《题天震井》诗中的“洙泗渊源一脉长”的含义是一样的。

殿门两侧柱上有长联,上联:

“知言养气,礼通天地秘,大哉乾至哉坤,功绩不在禹下”

下联:

“倡仁行义,道合贤者深,河之清海之晏,华夏同念圣功”

走进大殿,大殿迎门柱上的巨幅对联是: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上联是指孟子的思想中承继的尧舜先生之道,下联是说孟子忧心乱世,如同孔子与颜回一样,能够安贫乐道,坚守信念。

再来看大殿正中,雕龙贴金神龛中内供奉孟子塑像,服饰采用宋代元佑年间礼制:着九族九章,为公爵之服、正一品服饰。还记得我们在孔庙大成殿所见的孔子像吗?孔子是素王,因此是帝王服饰;孟子是“亚圣”,不能超过圣人,所以就是最高级别的大臣服饰了。这些服饰也表明了儒家的礼法制度,处处体现了“孔孟之道”。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孟子塑像

塑像上方的金匾是由雍正皇帝手书的四个大字:“守先待后”。

“守先待后”的意思与“继往圣”“开来学”“道阐尼山”的意思都有相似之处。是说孟子继往开来,使得“孔孟之道”成为此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几千年中国的文化心理。

站在亚圣殿前的露台上,看着孟庙内那些沧桑古朴的千年松柏,欣赏着这些古树凌霜不凋的秀色,坚贞独立的气概,联想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名言,不禁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孟子天命观:道德之天,知其性也知天矣

标签: 孟子 孔子 泰山 气象 人性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