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八卦类象

《易九道》任沐霖于带你了解中医和易经之间的关系

《易九道》任沐霖于带你了解中医易经之间的关系

《易九道》任沐霖于带你了解中医和易经之间的关系,宇宙空间各种事物都受着客观规律的制约,又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中医学与 《易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源于《易经》而异于《易经》。《易经》是总的世界观的学说,而中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的专科学术。中医学借助于《易经》的思想方法理论框架,又独创性地构架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谓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以医有‘内经’,何借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可渐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系辞八卦类象歌讲的是什么,同此变化也。”此老之语,通过自身学研中医的体会,道出了医理,易理之间的差别。张景岳的这段话把医易之间的关系解释得很透彻,中医学完全在易学的理论框架下形成的,其理论基础点仍是易经的四条理论基点:物质观、全息论、阴阳系统论和易变精神。

1,是物质观:中医学的物质观继承的是易经的:“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阴是静的实体物质,阳是动的能量运动物质。但是中医学从专业的学术出发,对看得见的物质称之为“形”,对看不见的物质的能量运动称之为“气”,把原本的阴阳为物质概念改为“形”“气”新名的物质观提法。“形为气之宇,气为形之用”。“形”是物质的实体,“气”是实体物质赋存的肉眼看不见的能量层。这与“阴为阳之守,阳为阴之使”是同一概念。 对于生命物而言:“夫形者,生之舍也;神者,生之制也”《管子》。张景岳指出:“吾之所赖者,唯形儿,无形则无吾矣。“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类经》)因此,‘之用’‘之制’‘之使’都是物质的能量运动的概念。所以黄帝内经讲:“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无以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焉”《素问、六微旨大论》黄帝内经把人之“形”与内部能量“气”的关系及能量“气”的“出入、升降”的运动的基本规律说得很明确。

“生气根本,发自身形之中,中根也”《黄帝内经》这是说,生“气”根源于生命的内部,内部阳气是动的,阳气运变的量变,导致物的形变,物的形变后,物的新的气的量变又开始。物体或生命体,自身对立统一的运变,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按着物质的基本定律运变着。这些生物体自身的生化规律,可以以日论,以月论,以季论,以年论,来判断物体生长壮老变化的度。“日新月异”的变是古哲学揭示的物质客观存在真理。这是黄帝内经把易经运变机理在生物体的揭示应用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的生命观,形神和谐是人体健康的象征。“神”是中医学“气”活动的综合体现。治病就是要调治人体“形、气”诸层次的协调平和。人体诸层次协调平和了则脏腑总的形、气也就协调平和,则总的人体形体健壮,气血旺盛,自然则精神充沛,健康无病而长寿。

2,中医学发展了易学的全息观:中医学从医学这一独特的专业出发,1、更发挥更完善了全息论的理论概念。“天人合一”虽是中国古哲学的“自然的人化”(马克思语)统一的文化用语,而“天人合一”“天”,易、道家讲的是“天道”:儒家讲的是“天命”;中医学讲的是“天气”,(人禀天地之气而生。)重在于生命之枢要,寻求自然与人的内在之规律。

三家讲“天人”关系的根本区别,是在如何对待“人”这一方面。道家讲性命双修,重在对人的生命形态(自然人)的观照;儒家讲修身,重在对人事系统(社会人)的关注;中医学讲的则是将以上两家融会贯通的学说。

道家的宗旨是“贵生、度人”。(《道德经·五十四章》):(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成为真人身健寿长。)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家有余庆发达兴旺。)修之于乡,其德乃长;(淳朴乡俗瑞风长存。)修之于国,其德乃丰;(财富丰足国家富强。)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天下普惠人类安康。)道家修炼的终极目标是“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与自然化合为一。

儒家的宗旨是重人伦,崇尚“礼乐”和“仁义”,其训诫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的是一种“天不变,道(人伦之道)亦不变”的终极价值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成员,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运旋,人的生命内外感应系统(或称生命调节机制),能积极主动地对自然进行调摄适应,以达人的身体康健、终其天年。

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同时更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在“天人合一”的意义上便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贯通。中医学凭着“心主神明论”来认识生命,取得了治疗疾病的实际效果。中医学是将天和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两者加人,三方共熔一炉的一种的关系式认解。

人是一个自调、自控、自完善、自修复、自适应的巨系统。时刻都在进行着形、气两层次的生机运动。人体是高度完善、协调、统一的巨系统,各部的增加与减少都影响着身体的全局。

中医学将人体的各部器官视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从体表的色、脉、神、形,可以诊知体内病之所在。治疗上也以内药治表,或从体表治内症等等。

中医学将人体的每一小病都与人体的整体相连加以认识,举个小例:一个手指生疮,皮连肺(肺主皮毛);皮下之血连心(心主血脉);皮下之肉连脾(脾主肌肉);肉内之筋连肝(肝主筋络爪甲);内里之骨连肾(肾主骨)。手指的经络又与全身相通……因此局部病变都与全身相连,与衣食住行相牵。

3,中医学体系中的阴阳系统论概念,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而起始运变的统一概念;而不是《易经》中以阴阳为本原的二仪四象的运变概念。对于阴阳概念的应用,周易的应用是扶阳抑阴的广义方法论,而中医学的应用是从具体的人体学出发的阴阳平衡的实用方法论。既强调了阴阳一体,又强调了阴阳的对立统一的平衡。“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张介宾进一步发挥了阴阳一体的观点:《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为人不可不知医,以命为重也,而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此阴阳之不可论与。夫阴阳之体,曰乾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以生杀言,则阳主生,阴主杀;以寒热言,则热为阳,寒为阴;若其生化之机,则阳先阴后,阳施阴受,先天因气以化形,阳生阴也;后天因形以化气,阴生阳也。形即精也,精即水也,神即气也,气即火也。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真阴论》也说:“盖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类经图翼·太极图论》云:“第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而阴阳之气,本同一体。”

4,中医学对阴阳又以辨证法来应用:“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易九道》任沐霖于带你了解中医和易经之间的关系,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应用于对人体、对事物、对病理的认识。(1)形气之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夫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身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以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是形气阴阳之辨也。”(2)寒热之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说:“热为阳,寒为阴,夏之暖为阳,秋冬之冷为阴。当长夏之暑,万国如炉,其时也,凡草木昆虫,咸苦煎炙,然愈热则愈繁,不热则不盛。及乎一夕秋霜即僵枯遍野。是热能生物,而过热者惟病;寒无生意,而过寒则伐尽。然则热无伤而寒可畏,此寒热阴阳之辨也。”表为阳,里为阴,背为阳,腹为阴……

5,中医学发展了“五行”理论:“五行”是古哲学的重要理论,它源于《周易》洛书、河图,所提出。是由中医学阐发应用到极致,成为中医学系统论的根本理论。而《易经》对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阐发,应用的是“八卦”而不是“五行”;而中医学对人体运动变化规律及病变的研究治疗应用的是“五行”而不是“八卦”。以上几条根本理论基点的不同,导致了中医学之所以为中医学,而不是《易经》医学的根本性原因。

中医药体系为什么不用“八卦”而用“五行”,因为“五行”是八卦的浓缩。八卦的乾兑是金、艮坤是土、震巽是木,离为火,坎为水,正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它是宇宙万物最简约的凝练的类概念。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最经典的简约认识论方法论,它宏观的抓住了人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的生命底蕴、规律、和本质。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收到了良好的医疗效果。而中医药体系的“五行”运用,已不再是《书经》的“五德终始”内涵,而是赋予了生理病理“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物质关系的复杂的作用内涵。

“五行”是“阴阳”的演化:明代的大医学家,古代中医理论研究的最高成就者,张景岳说:“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日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张景岳将阴阳二字解释出了四种主要意思:1、世界是由阴阳二气微粒子构成的。现代的“超弦”理论和量子理论以证明世界是由微粒子构成的。2、阳为天,阴为地,中间之人也是阴阳之二,因此“人”含具了阴阳系统论的所有规律。3、易学是哲学,中医学是为人治病的医学,中医学的理论来源于易学。因此医易同源、医易同道、医易同理。

阴阳系统论是中华古哲学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在阴阳系统论的运用上既是物质的概念又是辩证的认识论方法论。阴阳是认识自然事物的总纲,阴阳系统论中的五行是阴阳的演化,是宇宙万物之间与万物自身运变规律的揭示。五行以阴阳为体,阴阳以五行为终始流行之用。张景岳解释:“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宇宙万物是阴阳之二进位的无尽的运算,阴阳的三化是八卦,八卦的运变涵盖了天地万物。八卦的乾兑是金,坤艮是土,震巽是木,离为火,坎为水。八卦的浓缩就是五行。其实,五行就是阴阳不同的状态。阳气处在升的状态叫做木,处在长的状态就叫火,处在收的状态叫做金,处在藏的状态就叫水,而生、长、化、收、藏的转换过程的化就是土。五行是天地之间万物的最简约的类概念。抓住万物的本质性的宏观的纲领性的规律来认识世界万物:由五行自身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运动变化;由五行相互之间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运动变化;由五行相互之间在时空下的运化来看世界!运用阴阳五行系统论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规律是简便易行的,这是老祖宗留下认识事物的一种最简约的宝贵的认识论方法论。

中医学把疾病的相关性放在了“五行”上,由于五行的类属不同,导致了众多疾病的发生。致病因:“风寒暑湿燥火”是天地五行所化,致病因“七情”是五脏内五行所化。所以系辞八卦类象歌讲的是什么,疾病的因素再复杂,它也离不开这个‘五行’。反过来,我们治疗疾病也是这个“五行”。金木水火土可类属: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再看药物的五性,五味。先看药的五性之气,它主要反映药物的方位之性,即寒、热、温、凉、平。东方温、南方热、西方凉、北方寒、中央平。中医可以用药物五气的特性来针对病的寒热温凉平。再看药的五味:五味也是方所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方聚酸,南方聚苦,西方聚辛,北方聚咸,中方聚甘。中医处方治病,依靠的就是这个五气、五味。气味是药物的首要因素,功效主治是次要因素,气味是体,功效主治是用。现代很多中医不明体用,主次颠倒。《内经》里讲:“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它讲:“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所以,中医治病处方是凭气味而来,有气、味才有方可言。”

再就是五行与时空的联系。如果是由寒导致的疾病,那这个致病的因素在北方,“寒则热之”,可以用南方治那个北方。南方起来了,北方自然要下去,不可能冬夏在一个时间里出现。中医治病的真实境界其实就是利用药物的不同属性来模拟,不同的方,不同的时间、空间。时间可以模拟,空间也可以模拟,治疗疾病就是方的转换。将人从不健康的疾病时空状态转换到健康的时空状态。所以,总起来说,疾病所相关的关键要素就是这个“五行时间、空间方位的转换”。

中医学始终贯穿着取象类比的思维方式。五行与季节、方位、五脏、五声、五音、五志等等各种的类比。

从最基本的角度说有五方,东西南北中。从时间来看,东方类聚寅卯辰时,类聚春天三个月,南方类聚巳午未时,类聚夏天三个月,余者依次类推。《素问六节藏象论》:“谨侯其时,气可与期。”又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为工。”这就是说疾病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就是时间、空间,与时空关系相连,这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中医宏大到上包括天体、日月星辰,下包括地上的万物及四海,小精微到人体的经络穴位。中医的相关性无所不连。

五味的研究告诉我们,五味是在人体受用后的有机化合下的五脏分属。从以上认识,我们应想到的是:疾病产生都是过去某一时间空间对人体的不良伤害,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断修复,不断伤害,再伤害的过程,当自体免疫不能应对时的反应,进而产生疾病。中医用药物模拟过去某时间、空间、方位,把病形成的整个过程加以模拟,使其变达其常。中医学是跨越时空的《易九道》任沐霖于带你了解中医和易经之间的关系,药物是是时间的媒介。用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的治疗方针,创造出中医学的辉煌。

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言而言之,两千多年来,中医学积淀的资料虽然浩如烟海,推研其理论实质,只有《阴阳系统论》。当代的唯物辩证法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为其基本法则、量变质变规律为其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运动形式,从而贯穿于事物终始及其各个环节。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的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阴阳系统论都涵盖了这些基本理论

6,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应用了医学的易变精神:《周易》的易变精神才是周易的活的灵魂。变易、创新一直是《周易》的重要理念。《易传》揭示了‘易’的三种易理即简易、变易、不易,变易是其中最根本的意蕴之一;同时又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明事物变易的持久性。《系辞》指出:“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更是揭示了事物变动的本性。《周易》的变易与创新是联系在一起的,“生生之谓易”(《系辞》),《周易》崇尚变易,认为变易并不是一个 机械的或杂乱无章的运动变化,而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是事物自身或生命体不断改变自身的过程,即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体不断吐故纳新,持续地丰富和发展着自己。易的本质是变化日新,

中医学认为:人体处于不断变化的阴阳平衡状态之中。所谓诊断疾病,就是分析找出人体动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及现状。所谓的治疗疾病,就是重新恢复人体动态平衡的方法和过程。这一方法和过程它首先落实到五脏六腑的动态平衡的调整上,它还包括着:人对自然的,人对社会的,人对自身形体的,人对自身情志的调整的方法和过程。还有五脏六腑之间的生化关系。人的形态、情志,都是患病之根,也是治疗之本。它们的亮度互相辐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要精通人与自然界无形物质的交换关系。表里、虚实、寒热、上下、燥湿、毒瘀,都体现了人体的病理变化。中医学对疾病的治疗,应用了易经的易变精神,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辨证施治。目前西医提倡的个性化治疗,它趋向了中医的辨证施治。

7,从历史发展看易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学的历史,走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 中医学起源于夏、商,定型于战国的《黄帝内经》。

最早倡导气功的是《黄帝内经》,后有《老子》,《庄子》,《管子》〈行气玉佩铭〉等。汉末的“华佗”创编了气功导引法《五禽戏》。晋朝有〈黄庭经〉葛洪的〈抱扑子〉。北魏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隋朝有巢元方的〈诸病原候论〉。唐朝有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朝有张伯端的〈悟真篇〉以及陈抟和北“七子”各名家的众多气功著作,唐宋以后,气功的发展,达到了繁盛而归入了佛、道系统。

《黄帝内径》总结了以前几千年中医学的发展成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以后中医学的发展首推东汉时,张仲景的《伤寒论》及《伤寒杂病论》。

隋唐时期,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注》一书;和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是中医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尤其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方剂学的开拓者;王冰是我国运用易理全面注解《内经》的奠基者。孙思邈在唐易《焦氏易林》的影响下,明确地提出:“不知易,不足以成太医”。

《易九道》任沐霖于带你了解中医和易经之间的关系

两宋时期,宋易得到很大的发展,程朱理学处于统治地位,河图、洛书、太极图、无极图相继推出,太极学说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中医学得到空前的发展:气功界有陈抟、北真七子(马丹阳、丘处机……);针灸有王惟一(针灸铜人);名医有:钱乙,沈括、王贶、唐慎微、庞安时、寇宗爽、朱肱、许叔微、陈言、崔嘉彦、严用和、成无己、周应、郭雍等,中医针灸、外科、妇科、儿科分科并立,走向专科,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也风盛一时,本草学、方剂学成就卓著,为后世的大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金元时期,产生了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四大学派。而四大学派无一不是在《易经》的思想指导下催生和卵化的。刘河间温热学派的开山,其论多主于火。

《易九道》任沐霖于带你了解中医和易经之间的关系

张子和善用“汗、吐、下”三法,为攻下派之代表人物。他以易理而立汗吐下三法,以简御繁,纲举目张。在《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一文中,以离卦而论病机,述病证周易专家网,其治法将离入坎,水火相交,而成既济之象。

李东垣创立脾胃论,他以易之理而喻人之体,着重强调了脾胃在升清降浊中的主导地位。

朱丹溪创立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他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为其滋阴降火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张元素开创易水学派,以阴阳为纲系辞八卦类象歌讲的是什么,统领寒热虚实进行脏腑辨证,以易理认识药性,指导用药。大大提高了临床辨证和治疗水平。

明朝时期,孙一奎著《医旨绪余》,发明太极阴阳五行之理备于人身,精辟论述了“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医论”。

张景岳著有《医易义》、《卦气方隅论》,他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医医之间的关系,把中医基础理论和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时至今日仍有指导性意义。

赵养癸著有《医贯》认为两肾在人身中合成一太极,而生生化化之根独藏于两肾之间。

吴谦在御钦《医宗金鉴》中提出了:“主宰者理,流行者气,对待者数”。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著有《草木各得一太极》,认为太极之理在于生、长、化、收、藏之运用。

民国时期,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唐容川,著有《医易通说》提到:“西洋医学化学,虽与中国五行之说不同。而义实相通。惟西洋医学,则止就人身形质立论,不知人之气化,实与天地同体也”。

针灸的历程也说明中医的与时俱进:《黄帝内经》大部分篇幅是针灸学。东汉皇甫谧编著《针灸甲乙经》是中医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唐朝的甄权,著有《针经钞》和《针方》。宋朝的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铸造铜人,达到了针灸学的顶峰,现代高科技验证了人体的经络穴位,与针灸铜人所标示的完全一致。

标签: 中医 中医五行 易经 黄帝内经 五行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