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家思想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孔子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说到孔子,我们自然耳熟能详,汉代以后,孔子地位越来越高,被历代帝王奉为“至圣先师”。但我们还知道,古代中国的文化是史官文化,老子作为周朝王室守藏史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是当时最高文化的代表,孔子对史官的地位这样评价:王者:前巫后史。这说明,在古代,巫和史,都是王者身边的顾问,是王者的老师。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当代的观点来看待古代的“巫”。“巫”在古代很长时间里都是社会文明的象征和一切文化的代表。本文不作详述。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的思想文化进程,这也是世人所公认的。

当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却大相径庭,一个在国内被尊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一个被尊为“老子天下第一”而享誉世界。为什么呢?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老子和孔子在国内外的境遇为啥不一样

就中国社会而言,儒家思想扎根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土壤里,是当时社会文化,尤其是皇权文化背景下的学说,显然更符合中国统治阶层的需要。我们回看一下中国文化传统的主线,便可一目了然:从祖先崇拜、血缘关系、家庭伦理,到尊尊亲亲,家天下等思想,基本上是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正是这种主流思想的理论化和具体化,并能与时俱进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主导进程中。可以说,中国人的主体思想来源于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儒家文化,其实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皇权文化。既然是皇权文化,其他思想观念都要围绕这条主线运行,否则就会被剿灭。这是就中国封建社会的情形而说的。

但如果我们跳出中国皇权文化圈,换一个角度,从世界范围来审视中国文化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中国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巨人在国内外的地位与影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举例来说,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对世界思想史进程中的先哲,进行了一番比较,当然会涉及到中国的老子与孔子。与国内主流意识不同的是,他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他做了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而老子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其实,这种观点不仅仅一个黑格尔,几乎整个西方思想文化界大体如此。在他们的认识里,孔子和儒学学说,竟然如同家长里短般的唠嗑。而老子及其道家文化却被奉为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是“世界的精神孕育者(德国全德大学教授进修中心主席赫伯特·曼纽什)”,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则在他的《世界文明历史》中说:“或许除了《道德经》外,我们要将焚毁所有的书籍”,更是把老子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据“上观新闻”报道:2016年底,《道德经》在欧美国家的销量超过了《圣经》,荣登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道德经》的外文译本超过500种,研究老子的专著高达700余种。

我们可能会拿“孔子学院”来反驳上述观点。但是“孔子学院”是中国人思想意识中的中国文化代表,与他们能否接受孔子本人,似乎关系不大,他们更乐意接受他们自以为能接受的,但他们不愿接受在他们看来喋喋不休的家常伦理般的说教,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尊老信道的原因

克拉克的总结很有代表性

不管什么地区,什么人种,什么国家什么制度,但有一点定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的精神追求:比如身心灵的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如向往自由人生、渴望释放个性等等。在这方面,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形态下的生活方式,与西方工商业社会形态下形成的思想观念就大相径庭:中国人从众而内敛,西方人外向而直白。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英国著名哲学家克拉克对中西文化对比方面,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在《中国道家思想在西方》一书中,就对老子和道家思想在西方受推崇的原因进行了基本总结:

在克拉克看来,老子是自然主义的无为大师,他提倡虚静,主张无为,倡导万物平等、抱朴守拙等等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工商业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空白点,道家的思想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并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始终,即人类社会越是高度文明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人心越是浮躁,也就越需要精神的抚慰。

同时,随着文明层次的提升,人们已不满足于一点精神抚慰,人们更需要扩大视野,了解自身以外的宇宙人生,倾向于人生终极追问,以实现自身价值,享受美好人生。而《道德经》正是关于天道、地道、人道的古老智慧,它能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根与魂,现在与未来。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相比于老子,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建立在“人伦”之上的,也就是以“克己复礼”为己任,通过他的影响和天下人的努力,来恢复西周时期的理想社会形态,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那样的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中去,那才是他永远追求的‘道’。孔子说“朝问道夕死可矣”,这个“道”就是周礼。

为了实现这个“道”,他对周公制定的各种礼乐制度进行了理论化提炼,删改了他所能接触到的历史和文学(那个时代的史、诗等是主要意识形态),奠定了以后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基本走向。

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言,孔子的仁爱思想与西方的基督之爱大同小异,而基督思想代代传承,早已成为了他们的精神血液,就像中国人之与《论语》那种关系。在基督精神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孔子的思想对他们而言,并没什么新意,因此儒家思想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老子不受皇权文化的影响,他将眼光投放到更辽阔的宇宙空间,在人类社会和“上帝”之外,发现并建立了一套玄深幽远,无形无相的“道”论体系,理清了整个宇宙包括人类之间的关系,而“道”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和不可替代的存在,他决定了天地万物的一切,一切帝王、神祗与人类及鱼虫草木一样,为“道”所生,受“道”的运行法则制约。因此他给人类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让人们能够站在更广阔、更高层的维度来审视自我,审视这个世界,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灵需求。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海德格尔夫妇

海德格尔的晚年悟道

西方推崇“欧洲中心论”,而西方文化的源头在古希腊,柏拉图是走出人类视野,“仰望星空”的典型代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沿着柏拉图的思想,把课题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作用万物变化的那个东西上。那个东西是什么?

到了海德格尔时代,西哲们对“存在”的那个东西的研究出现了偏差,他们把万物的“存在”,割裂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图象,找不到联系万物的那个东西,也就是说,他们把“存在物”与“存在”本身给割裂了,既然割裂开了,这个世界的普遍联系就找不到了,于是世界陷入谜团。而这个“存在物”与“存在”,在老子的“道论”里说的清清楚楚,即“道之为体,德之为用”,既然道与德被割裂了,那么道找不到附着物,德也找不到了母体,母子之间似乎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存在。

海德格尔就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存在与存在物的关系,但直到晚年,他才猛然发现,他们苦苦找寻的结论,早在2600年前老子那里,就有了明确答案,无疑地,这令他倍感震惊!

他发现,《道德经》不光是帝王之学,也是平民之学。他的道论极具普适性和前瞻性,“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归宿道家思想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是循环往复的整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恒存物。这个结论比古希腊最早的思想家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世界的本源”要深刻多了。在老子的道论里,水只是“近乎道”的实物,而非万物之母。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随后海德格尔提出了自己的“道论“:存在本身”就是老子的“道”,就是那个“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而老子所说的“道”,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而上学”高度契合: 视之不见道家思想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在老子的宇宙观里,“道”是无级的,他无始无终,是恒常的,是恒变不居的,且“反者道之动”,它总是处于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平衡状态中,存在与消失、增强与渐弱的交互变化都是其存在的常态……但无论万物的存在与否,以什么方式存在,都不影响“道”的永恒。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老子的庞大粉丝阵营

世界文明是相融的,人类智慧是相通的。在西方思想文化界,从启蒙运动学家康德、哲学大师黑格尔,到美国物理学家、诺奖得主卡普拉,从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到古典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哲学大师尼采……有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得主,也有人文领域的领袖,有总统总理,更有千千万万的民间爱好者……

关于老子的庞大粉丝群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搜一下“老子在国外的影响”之类的文章,它涉及到自然、人文、科研、农业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政治家对老子的不同角度的评价,本章不再赘言,但只对当代前沿科技领域的那些大咖们的评价,作一些简单介绍,因为这个领域似乎与老子思想似乎毫无联系。从这些领域创始人对老子思想的认知,便可知道,老子思想有多深邃,多伟大!

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诺奖获得者普利高津说:耗散结构理论对自然界的描述与中国道家的观点非常接近;他们在2000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巨匠影响中国2500年思想文化进程

协同论创始人哈肯说:“协同学具有中国基本思维的特点。事实上,对自然的整体理解正是中国道家哲学的核心。

突变理论的创始人托姆在《转折点》一文中说:突变理论发源于中国的古老学说。老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这个理论的论述。

自发秩序学说创始人,诺奖得主哈耶克认为道家思想是什么时候提出的,道家的我无为而民化;我好静而民正”就是该理论的经典表述。

互补理论创始人,与爱因斯坦并称为“物理学双雄”的丹麦科学家玻尔,在王室接受勋章时,要求把道家的阴阳互补太极图作为荣誉证书的背景图,并说:我不是互补理论的创立者,我只是个道家的得道者。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真正的互补理论在道家的理论中!

当然,老子与孔子关注的领域不同,收获的粉丝群也就不同,不能拿老子的宇宙观来衡量孔子的人生观,如果那样,孔子的学说也就只能算老子学说的一个小分支;也不能拿孔子的思想来衡量老子的思想,那样的话,老子的思想只能算虚无缥缈毫无实用价值的“玄学”。

总之,两位伟大思想家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灿烂中华文化的两大支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互补相依,中华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光耀全球!

标签: 老子 孔子 思想 万物 道家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