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家思想

南怀瑾老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理想的治国者

南怀瑾老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理想的治国者

就个人对道家的研究来看,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有消极外衣,积极内在的理论。至于为何要“无为而治”?原因并不难分析,老子之“无为”针对的是利己之欲过剩的“有为”,太过利己的人去“治国”,大抵会造成历史上商纣王那般的结果。

一个君主,或者说一个为上者之大忌,便是自私自利而又刚愎自用。所谓的“无为而治”,其要为上者压抑的,便是个人私欲,这种个人私欲包括生理上过多的物欲需求南怀瑾老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理想的治国者,和心理上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样说,想必应该好理解一些。

1、老子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也叫《道德经》,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经典作品,老子以“道”的角度,来看待世间万物,继而发出了许多呼吁,其中一条呼吁,便是叫为上者注意做到“无为而治”。

关于“无为而治”,《老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议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句话中的“我”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实则象征着道家的理想人格,姑且可以说圣人,而圣人,则是理想的治国者。

下面我们来分别探析一下,为什么“我”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生活和美?

(1)为何“我”无为,民就能“自化”?

理解“我无为而民自化”,建议反过来理解。百姓可以自我化育的时候南怀瑾老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理想的治国者,说明百姓的道德水平都比较高了,这必定是太平盛世。

而在太平盛世里面,百姓都自我化育了,还用得着为上者去教化百姓吗?同时,一个能够统领“素质高到可以自我化育之百姓”的君主,自然也拥有极高的素养,是犹如圣人一般的存在,自然是“无为”的。

(2)为何我“好静”或者“无欲”,民就能“自正”或者“淳朴”?

要理解“我好静,而民自正”与“我无欲,而民自朴”,举个例子就比较简单了。比如,为上者内心安静,不贵难得之物,不以黄金之稀少而珍贵它,将黄金看做和路边的石头一样的存在,这个时候,举国上下皆是如此,那么哪里还会有小偷去偷和石头无异的黄金呢?

所以,为上者内心安静,民心自然匡正,为上者不贪慕虚荣,不贵难得之货,为下者继而也能保持淳朴,将“黄金”当做“石头”。

(3)为何我“无事”,民就能“自富”?

为上者不下达各种政令,则说明没有下达政令的必要。什么时候没有下达政令的必要,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为上者有高尚的品行,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干扰百姓生活;第二,天下太平。

于是,具备了如上两个条件,为上者自然“无事”,而为下之民,在高尚的君主领导下生活在太平盛世中,自然也会变得富足。

通过上述分析,想必大家大抵能够体会“无为而治”的逻辑合理性了吧。老子以圣人治国,圣人不会有利己排他的私欲,继而不会有“不合理”的徭役赋税。为上者不在奢靡生活上的起“带头作用”,而且还带着全国百姓淳朴,百姓能有不安居乐业吗?

南怀瑾老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理想的治国者

2、“无为而治”思想的现实关照,以及“无为而治”的合理性

老子这一思想看起来虽然有些趋于理想化,但是也有其现实关照。比如,在老子“无为而治”思想中强调的为上者之“无欲”等等。

但是,要运用一个思想,绝对不能脱离该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来生搬硬套,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而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每个时代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即便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也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

但是,经典的学说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对于现实的关照,可以超越时空。

老子“无为而治”这一思想,思想内核比较庞大,虽庞大,也是可以总结几条对于现实生活十分有指导意义的处世之道。

比如,“无为而治”里面透露出一种“知止”的智慧。这种“知止”,是让人们懂得维系“平衡”。如果从为上者治国的角度来看,则是告诫为上者,下达政令也好,对于自身欲望的态度也罢等等,都要懂得“度”,都要“知止”。

过度,实则便是对于个人之欲的过度发展,这样,不仅对于个人的身心和谐有害,如果欲望过度发展的人成为领导者,自然也会危害到整个团队。

再比如,为上者的“无所事事”,实则是彰显了为下者的井然有序。而“无为而治”这个理论里面,有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这种“逆向思维”,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活用“逆向思维”,继而透过现象,接近“本质”。

3、总结

道家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表现上看上去是为上者“无所事事”,实则是老子借着为上者之“无所事事”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来体现百姓之“安居乐业”。百姓都生活得井然有序了,为上者自然就没啥可干的了。老子之“无为而治”是有其逻辑合理性的。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无为而治”看似消极,实则积极。

另外,“无为而治”对于一个为上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智慧,他告诫为上者制衡自身的欲望,避免因为私欲而扰乱了团队发展的合理秩序,以至于给整个“团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当然,“无为而治”对于人之现实生活的关照肯定不止这些,其中的处世智慧,还需要各位自己在生活中体悟。

标签: 老子 百姓 圣人 下达 太平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