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佛家思想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黄飞鸿,是电影屏幕上的黄师傅,是胆似铁打、骨似精钢,是热血男子、热胜红日光,也正是这样的铁血男儿汉,才值得大家一起进入影院,在热血沸腾中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生活还是这样过。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黄师傅的电影情节,虚构居多。但黄师傅本人,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宝芝林,有。苏灿、梁坤有没有关于佛家的故事或电影,也有。

1875年,也就是大清国光绪元年,广东某个当铺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打劫的上门来了,当时恰有一位十九岁的年轻武师,在此夜宿,于是挺身而出,将上门的数十名贼人全部搞定。消息传出,这位年轻武师的名声大噪。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这个事件,后来便成为了武打片编剧的固定模式,主角一人靠拳脚搞定所有反派,够牛气)

一年之后,一个洋人带一条狼狗在香港街头设下擂台,以狗约人斗架,这显然是对清国人的极度贬低。于是这位武师再度出手,哦,不,其实是出脚,出了一招"猴形拐脚"击毙恶犬,登时间在香港也有了些名气。

两年之后,一伙恶霸想要霸占香港水坑口某个小贩的摊位,将事主打伤,又是这位武师,路见不平拔拳相助,将数十名恶霸全部扫倒。

再往后,菜场里有个绰号为"卖鱼灿"的老弟,遭遇歹徒勒索,拒绝拿钱出来的他被一顿痛殴——此时,还是这位武师,出手"义救卖鱼灿"。

行侠仗义三十余年,便是这位武师的人生历练。

他,十七岁起就给铜、铁行工人教授武功。十八岁做了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的行中武术教练。十九岁,到乡里授徒。二十六岁,他成为广州水师的武术教练。二十九岁,成了某军的军中技击教练。三十岁之际,他辞去技击教练一职,来到广州,开了一家跌打医馆。五十五岁,还受到刘永福的邀请,做了广东民团的总教练。

如果我说,他所开的那家跌打医馆,叫做"宝芝林",十有八九你该知道他是谁。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是的,他就是港剧里最威风的黄师傅黄飞鸿。

很多历史细节有没有关于佛家的故事或电影,与电影是对得上的。譬如黄飞鸿他爹,真的叫做黄麒英。而且黄麒英也真的名列广东十虎,名次在苏灿、梁坤之前。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黄飞鸿据说很早就跟着老爹学功夫,打小就练成一身本事,譬如工字伏虎拳,就来自于此。却不包括铁线拳、无影脚等黄飞鸿知名功夫。

无影脚,其实源于这样一段故事。当时佛山武馆开馆不久,便有一名姓宋的拳师前来切磋功夫。正当二人拳上难分胜负之际,宋拳师连出几招腿上功夫,登时令黄飞鸿大声叫好。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这便是无影脚,当下两人便商量好,黄飞鸿教宋师傅铁线拳、伏虎拳,宋则教黄"无影脚"。而后来,黄飞鸿更将此脚法发扬光大。现如今的电影情节中,"无影脚"几乎已成为黄师傅的代表词。这,其实很大程度上与这种功夫的名称之"炫"有关。

完全由黄飞鸿独创的功夫,则是所谓虎鹤双形拳。是他集各家之精华融会贯通而成,取虎之劲形、鹤之象意,既有佛家拳凌厉的优点,又有洪家拳的严密防守,所谓刚柔并用,所以能成黄的代表功夫。

民间传说中,黄飞鸿还会一招"点子脚",也就是开头所说的"猴形拐脚"。1876年,一个西方人在香港街头贴满广告,说他带了一条大狼狗过来,谁能与狗搏斗获胜,就可以赚取50元港币奖金,若是输了,只需付5元港币。结果数人上场,都被狼狗咬伤而告败阵。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黄飞鸿上场,使得便是"猴形拐脚",他先纵步疾走,身体作猴行之状。等狼狗扑过来那一刹那间,他突然力拍两掌,狼狗闻声,仰头上视,黄飞鸿便飞脚如风,一记"点子脚"踢断狼狗的背脊骨。

自然,黄飞鸿打败了洋人的狼狗,洋人也不愿意如约付账,由此更引出一场人人大战。自诩懂一点西洋拳术身体又远较黄师傅强壮的洋人,这就出拳,然腾挪闪躲之间,几个回合,便重重摔在黄师傅跟前——最后,嚣张的洋人只能认输付账。

当黄麒英谢世之时,黄飞鸿便子承父业,成为当时南派武术教练中最年轻者,在武林中有没有关于佛家的故事或电影,他其实并不是以无影脚闻名,而是一系列冠以"虎"字的功夫,如虎鹤双形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等等,所以当时江湖人称其"虎痴"。据称,当时入他门下的弟子,学习的第一种功夫就是工字伏虎拳,借以稳健腰马、坚劲桥手。

而黄飞鸿的这些故事,又如何演绎成为后来的功夫传奇呢?

1888年,黄飞鸿出现在黑旗军的旗下,自然他不是来当兵,在这里他做两件事,第一是教士兵武术,所以他是技击总教练;第二则是因为他精通医术,所以又兼做军医。

《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

1894年,当黑旗军赴台抗日之际《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黄飞鸿也跟着去了台南,直至第二年刘永福兵败离台,他才跟着撤退——所以实际上黄师傅参与了整个该时段的台湾抗日战争,可惜日后的电影,居然没有一个字涉及这场战事,实在是很奇怪。更奇怪的是,回到广东之后,他就在宝芝林挂起一张榜,文曰:"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也就是说,他从此只行医《黄飞鸿》里的“猴形拐脚”是谁?,不授武功。

难道说,在台湾战场之上,黄师傅意识到传统武功在现代战场的枪林弹雨中难以有用,所以才有此改变?

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是不得而知了。

而在此十年之后,也就是1905年,也是在广东,具体而言那就是广州城里,一个姓关名德兴的小娃娃诞生。40多年后,正是关德兴,将黄师傅"义救卖鱼灿"等一系列故事搬上电影屏幕,一代传奇,由此缓缓拉开序幕!

标签: 功夫 师傅 黄飞鸿 电影 教练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