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家思想

(十一)儒学民本思想(十一)

(十一)儒学民本思想(十一)

(十一)儒学民本思想

王廷信

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起源于中国古代明君贤臣为维护其统治而提出的政治观,表现在爱民、安民、重民、贵民等思想,体现在孔子的"为政以德"、"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之中。儒学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孔子的爱民与安民思想,体现在他的"为政以德“的治国理政理念之中。孔子讲的民即人民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指被统治者的老百姓或民众。他把民众看成邦之本,无疑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进步。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這里讲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指执政者爱护老百姓,关心老百姓疾苦,节约一切开支,动用民工要放在农闲的时节。在使用干部时重用德才兼备正直人,而反对重用用无德无才的邪恶之人,使民众真正心悦诚服。从而反映了孔子爱民和富民思想的合理性。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孔子又说:"先之劳之。"请益。日:"无倦。"(《论语.子路》)孔子认为:给民众以上等礼节,民众就认真做事;对民众用最好的道义,民众就乐意服从;对民众高度信任,民众就愿意讲真话。就会受到四方老百姓的真正拥戴。孔子并指出执政者要先为民众办实事,民众就能勤劳工作,而且为民众做事要做到任劳任愿而不知疲倦。

其二,孔子重民与贵民思想,体现在他的"民贵君轻"的治国理政理念之中。取信于民,民无信不立,国家政权才能巩固和加强,这是孔子民本思想的精华之所在。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在这里孔子明确指出,国家要有强大的军队、充足的粮食和民众的信任,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组部分。按子贡的要求,孔子去掉军队和粮食。孔子最后强调说,不吃粮食人要饿死,不过人自古终有一死,然而没有民众的信任,国家大业将不复存在。说明民众的信任最为重要,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十一)儒学民本思想(十一),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孔子说明为政以德就能得到老百姓拥护和支持,而有了老百姓拥护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君王如北斗星一样受到民众的抬爱。相反没有民众的拥护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所谓君王则暗然失色,甚至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這一“民贵君轻"的思想成为广为流传的历史名言。说明民众是主要的,而社穆和君王是次要的,因为社稷和君王可以更改,而民众作为一个群体是不能改变的,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主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其三,孔子以大禹为范例,为历代君王安民、爱民树立了光辉典范,为民本思想的践行推出了杰出的先行者。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孔子对禹的所作所为大加赞美,指出大禹为了人民的福址把事情做到极致,他生存条件极为艰苦,个人生活极为俭朴:自已的饮食菲薄,却尽力孝敬祖先,自已的穿戴很差,却尽力把祭祀活动做得完美,自已的住房很矮,却为人民谋福利,坚持兴修水利,畅通田间渠道,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按今天的说法大禹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所以,孔子把大禹作为民本思想的典范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当然,孔子也高度评价了尧舜、商汤、文武、周公等都有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上的古圣先王之道,并以此证明他们大道至简为人民的合理性。

中华优秀传统化的核心内容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祟正义,上和合,求大同"。可见,儒学民本思想并不过时,在当代社会治理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民本思想成为现代化国家制定一切大政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地。有现代诗句为证:

治国有常民为本(十一)儒学民本思想(十一),

重民爱民理当先,

社稷君王众星拱,

人间正道是桑田。

标签: 孔子 儒家 孔子的名言 国学

梅花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