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家思想

儒家大圣人——董仲舒:董仲舒、

儒家大圣人——董仲舒:董仲舒、

儒家大圣人——董仲舒

撰文/周桂钿

董仲舒,广川人,西汉著名思想家。司马迁称他为最精通《春秋》的学者,汉景帝时任博士,汉武帝时参加贤良对策,任江都相,后又任胶西相。辞官后,居长安陋巷,朝廷每逢大事还派大官登门请教。著作有《贤良对策》和《春秋繁露》,《汉书》称他“为群儒首”“为儒者宗”。东汉哲学家王充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可见其地位之高。

董仲舒被历代学者称为名儒,他的大一统论、天人感应说、独尊儒术主张,对中国历史、中华民族都有重大影响。

半个世纪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董仲舒是反面人物,中国哲学史教材中,认定他的宇宙观是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方法论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他提倡“大一统”,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都是为当时封建地主阶级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服务,于是就被定性为“反动的思想家”,一无是处。河南有一学者李民写过两篇文章,企图为董仲舒说几句好话,遭到学术界的围攻。“文化大革命”中批儒评法,董仲舒又成了批判的重点。

当时讲儒法斗争,认为汉武帝是法家,董仲舒是儒家,儒法两家是对立的路线斗争。但是,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对策以后,汉武帝封他为江都相。有的文章认为这是汉武帝排挤他,不让他在朝廷参与决策。诸侯国的国相,地位很高,怎么会排挤到那种高位上去?还有两个记载更不好解释:一,董仲舒辞官后,隐居长安陋巷,朝廷有了难以决断的事,汉武帝还派大官去向董仲舒请教。二,董仲舒死后,有次汉武帝去茂陵,听说那里有董仲舒墓,汉武帝下马步行过去,百官也都下马步行。这个地方于是成了“下马陵”,这个地名传到后代,误为“虾蟆陵”,至今保存。而且,董仲舒的思想如果都是错误的,教科书为什么要把他的思想编进去?

董子读书台前的董仲舒像(雕塑大师钱绍武创作)

一 天人感应

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儒家大圣人——董仲舒:董仲舒、,首先是在《贤良对策》中讲的。汉武帝提出天人关系问题,董仲舒认为天有奖善罚恶的能力,只要皇帝做了有益人民的善事,天就会降下祥瑞,表示赞美;如果皇帝做了错事,有损于人民,上天不赞成,就会降下灾异,表示谴责,如果不改,那就会改朝换代。总之,天命是决定一切的,而皇帝的兴衰成败的命运却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皇帝心正,就可以正百官;百官正,就可以正百姓;天下百姓都正了,还怎么会有灾难呢?

过去有文章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欺骗老百姓的,是要人民服帖地接受地主阶级的统治。董仲舒对策是只让汉武帝看的,对百官尚且保密,百姓何从知道?如果说是骗人的,也只是骗汉武帝一个人。从董仲舒原话看,没有一点欺骗百姓的话,只有对皇帝劝谏、警告、威胁的内容。有的人以为古代儒者都是为当政者歌功颂德的,哲学当了政治的奴婢,称之为“犬儒”。这是严重的误解。孔子周游列国以后,称各国诸侯王都是“斗筲之人”;孟子“说大人则渺之,勿视巍巍然也”;荀子更明确地说:“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将道义摆在君父之上,也置于忠孝之前。王充主张“宣汉”,对汉朝应该歌颂,现代新儒家徐复观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从“二十四史”来看,一味为当政者歌功颂德的儒生的确很少。

二 独尊儒术

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在第三次对策的最后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后世将这里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称为“独尊儒术”。此外,其他学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所谓“罢黜百家”。这些概括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后人作绝对化的理解,则不符合事实。

这里讲的一个统一的国家必须有统一的价值观,是全民都必须遵从的,在这个意义上讲“独尊”,而不是只要一种学术,其他全部消灭。秦朝只要法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没有成功。汉代是以儒为主,吸纳融合各家有合理性的思想,重新建构适合汉代需要的新儒学,成为以后历代所信奉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中华民族魂。汉代是奠定民族魂的关键时期,而董仲舒则是奠定民族魂的大师。

有人以为独尊儒术,破坏了百家争鸣,使不同的学派失去平等竞争的环境,儒学一家独尊,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华民族没有民主、自由,使中国封建制度延长数千年,以致落后于西方。

儒学独尊以后,是否消灭了其他学派?春秋战国有百家争鸣,而在争鸣中有许多派别被淘汰,绝无师法。又经过秦火考验,到独尊儒术之前,只剩下六家:阴阳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儒家、黄老道家。独尊儒术以后,这些学派都存在,没有被消灭,有班固《汉书·艺文志》为证。有人查对汉武帝用人,也不专用儒生,于是认为汉武帝没有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不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是后代的事。但是,司马迁在汉武帝时代撰写的《史记》,与他父亲司马谈独尊黄老道家不同儒家思想西传,将孔子列入“世家”,与诸侯王并列,给他的弟子专门列传,对汉代儒学研究、传承者,还专门设立《儒林列传》。先秦有许多思想家,都有一些弟子,汉代也有一些传承者,却都没有这种特殊待遇。这一大局体现了独尊儒术对司马迁的深刻影响,除此无法说明从司马谈到司马迁的变化。仅凭汉元帝与汉宣帝的一句对话,能说明多少问题呢?值得怀疑。有人以为汉武帝如果独尊儒术,百官应该都用儒者,因为没有都用儒者,就说明并不独尊儒术。这是绝对化观念,理解不了复杂的社会问题。《汉书·公孙弘传》说汉代人才济济,查他们的本传,多数是儒者,只有少数几个是其他学派的。这也表明了独尊儒术的结果。

古今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思想,或称意识形态。民族魂是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必备的精神条件。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孔子也成了中华民族的名片。必须指出的是,儒学是有广大包容性的,是在两千多年中,由于历代儒家不断吸取其他思想,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起来的。现代儒学是在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后重新建构起来的,吸取西方思辨哲学、分析哲学、实用哲学等思想,也吸取西方科学、民主等观念。应该特别提出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折腾,儒学重放光芒,说明两千年前提出独尊儒术是何等英明,中华民族有这一精神支柱,何等稳固。

三 大一统论

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天地是空间,古今是时间,二者就是世界时空的意义。常经、通谊,就是普遍的意思。大一统就是世界普遍法则,当然可以包括国家的领土完整、政治统一、精神一致。

董仲舒哲学是政治哲学。他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大一统论,这种理论就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服务的。他提出“屈民而伸君”,就是要抑制地方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集权。这是董仲舒从历史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政治智慧。周天子衰落以后,诸侯分裂割据,导致春秋战国数百年的纷争和动乱,人民不能过安宁的日子。景帝时期,一些思想家看到有的诸侯王扩大势力,野心勃勃,都向皇帝建议削弱诸侯王实力,以防尾大不掉。但是,皇帝下不了狠心,终致发生吴楚七国之乱。这是董仲舒亲历的教训,可能是他提出大一统论的重要根据。

他提出“独尊儒术”,是要树立思想大一统,来巩固政治大一统。

秦统一中国以后不久又乱了,那么强盛的国家却被人民所推翻。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受到制约,皇帝要人民为他服务,他却不为人民谋利,很快就被人民所抛弃。董仲舒改造过去的天命论,做了新的论证,用来限制皇帝的权力,给皇帝戴上精神枷锁,使他不敢胡作非为,并将人民的意愿附会于天意,“屈君而伸天”,实际上要皇帝为人民施仁政、行善事。“屈民而伸君”与“屈君而伸天”二者配套,才能建成长治久安的政权体系。

“大一统论”对中国影响极大,它成了中华民族魂,深入民心,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谁为统一做出贡献,即或努力而没有成功,也都是民族英雄。而搞分裂割据,阻碍统一的,则是民族败类、汉奸卖国贼。陆游在弥留之际,有一著名诗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九州同,就是大一统。他临死还为国家不能统一感到悲痛,说明大一统观念影响之深。因为此诗表达了民族共同的观念,所以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即使到了现代,海峡两岸群众仍然以大一统观念承认“一个中国”。现在讲中国梦,要复兴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还是要复兴大一统的中国。

四 儒家大圣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学。孔子在春秋时期创立儒家学派,这个学派在百家争鸣中逐渐扩大影响,成为显学。秦统一中国后,强调法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所谓教育,变成由官吏教法律,取缔道法文化其他方面的教育,而儒家强烈抵抗,以古非今,用先圣的理论,批评秦政儒家大圣人——董仲舒:董仲舒、,遭到焚书坑儒的镇压和迫害。

刘邦建立汉朝政权以后,许多思想家研究春秋战国动乱的原因,也总结秦朝速亡的教训,为什么秦一小国居然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如此强盛的实力在短期内被手无寸铁的农民起义所推翻,原因何在?汉初儒者如陆贾、贾谊等都写出许多雄文,流传至今,主要说秦不施仁义,以致速亡。而儒家正是提倡仁义的。汉朝统治者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同时,保留一部分封建制,加上礼仪形式与道德文明的教化,形成完整的封建制度。汉武帝时代,诸侯王的实力削弱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实施了儒家思想西传,这时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其政权体制影响了此后数千年。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与弟子们的思想,是儒学初期,此为原始儒学。二,汉代推行独尊儒术,将儒学教科书称为经书,儒者在传承经学中扩大了儒学影响,提高了儒者的地位。许多儒者精通经书进入仕途,“其取青紫,犹如拾芥”。青紫指官服颜色,获取高官如拾芥那样轻而易举。这一阶段从汉朝延续到唐代。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儒家就是董仲舒。班固在《汉书》中称他“为群儒首”“为儒者宗”,就是当时头号儒家,是儒者崇拜的宗师。唐宋虽然有“八大家”,却没有被史学家称为“群儒首”的,因此,在汉唐这一阶段,董仲舒就是儒家最突出的代表。

头号儒家就是儒家大圣人。明确说董仲舒是儒家大圣人的是东汉王充。王充在《论衡·超奇篇》中说:“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董仲舒是周文王和孔子的文化继承人。文王和孔子都是圣人,董仲舒自然也是圣人。他不是一般的传承者,而是圣人角色的传承者。在董子故里,民众说过去科举考试,先拜孔子,后拜董二圣。孔子为第一,董子就排在第二位。可见董子在历史上被视为圣人,在社会上也被认为是圣人。在董子故里,群众仍然将他视为圣人。

五 研究体会

董仲舒讲天人感应,王充反对天人感应,于是有人认为,王充哲学与董仲舒哲学是针锋相对的。这种推论好像是十分合理的,但是不符合事实。我查了王充《论衡》,其中提到董仲舒的有六十二处,多是肯定表扬的,如说董仲舒“策文最善”(《佚文篇》),“策既中实,文说美善”(《别通篇》)。策文指对策的文章;最好之处表现在“中实”,符合实际情况;“美善”,漂亮、高明;文笔优美,理论深刻。能得到王充这样赞美的实在不多。他还说,“董仲舒虽无鼎足之位,智在公卿之上”(同上)。又说董仲舒论“君臣政治得失,言可采行,事美足观,可以与经传并列,虽古之言,不能过增”(《案书篇》)。董仲舒论政治问题,切实可行,即使古代圣人的说法,也不会超过他。王充把董子与周文王和孔子联系在一起,说明在王充的心目中,董仲舒就是圣人,是与孔子一样的儒家大圣人。

从事实出发,从史料出发,王充极其推崇董仲舒,根本不存在针锋相对的问题。他对孔子还要问一下,而对董仲舒“土龙致雨”的说法,虽不赞成,却委婉地说难以理解,还想办法为之辩护,该是为了表示诚意。从理论出发和从事实出发,这是学术研究成败的两条路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要读懂中国古籍,了解中文古籍的文化特点。天,是人人知道的,而古代思想家对天却有各不相同的理解。讲到数字,究竟什么意思,也可能比较费解。例如三,有时指数量三,有时却表示多数。到底何指,要根据上下文,甚至要根据作者的思想体系来解读。我研究董仲舒生平资料时,就遇到过类似问题。清代学者苏舆著有《春秋繁露义证》,成了研究董仲舒的权威。他在《董子年表》中将董仲舒生平放在汉文帝元年。因为他的权威性,各种教科书都以此为准。班固《汉书》明确说董仲舒“亲见四世”。而苏舆说董仲舒生于文帝元年,经景帝,逝于武帝,只能见三世,这种明显的错误,却传遍学术界,说明认真读书的少,迷信权威的多。

我的研究结果,认为董仲舒生于高祖刘邦时代。从刘邦到汉武帝共五世。一些学者认为“亲见四世”必须生于惠帝时代,生于高祖时代,就亲见五世。这是以现代观念来解读古文产生的误解。董仲舒说孔子见三世,昭公、定公、哀公,三世共六十一年,而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在昭公之前,他才十二岁。为什么不是见四世?大概是十多岁小孩子还不懂世事,所以不算又见一世,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总之,不是一出生就能亲见一世。因此董仲舒出生不能绝对定在惠帝时代。我认为董仲舒致仕约在七十七岁左右。有些学者根据“大夫七十悬车致仕”的说法,认为把董仲舒致仕定在七十七岁,而不是整七十岁,是错误的。这也是以现代观念解读古文所造成的误解。《后汉书》中记载,班固“弱冠而孤”,他父亲去世时,他已二十三岁,不是整二十。另一处他将自己二十七岁也称为“弱冠”。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称:二十至二十九都可以称为“弱冠”,说明唐代也有人认为“二十曰弱冠”就是整二十,所以孔颖达认为有必要予以纠正。另外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儒家思想西传,六十而耳顺”,这些说法应该也都是指的整数之年及之后年,毕竟人的思想发展变化怎么会都在整数之年?

总而言之,我研究秦汉哲学四十年,有一些体会,但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周桂钿教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本文节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7期)

(栏目:人物春秋)

标签: 儒家 董仲舒 汉武帝 孔子 独尊儒术

梅花相关内容